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今日资讯

刘峰: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,三化协同将成为煤矿高质量发展新业态

2023-09-11 14:30:06  来源:中国能源报  作者:--
50
分享至
  • 微信
  • 微博
  • QQ

 911.jpg

9月7日,能源安全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。会议由山西省能源局、中煤集团、中国能源报、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,以“筑根基 更清洁 向智能”为主题,聚焦煤炭产业绿色、智能、安全发展,共同探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路径,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生产基础,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、借鉴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。

 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

  煤矿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已是必然。首先,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不会改变。长期以来,煤炭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,我国累计产煤量已超1050亿吨,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70%以上的一次能源。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,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。其次,我国煤矿正在迈向安全、智能、柔性、绿色的更高水平发展:现代化煤矿建设取得成效,生产布局持续优化,形成全国生产开发总布局;生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;煤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;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。  

  目前我国煤矿已实现了较高水平发展,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基本格局,智能化开采模式也基本起步,将单系统智能化发展至煤矿全系统智能化。柔性供应能力逐步建立,绿色和谐面貌在各个煤矿基本形成,形成井下与地上共绿、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和谐面貌。

煤矿的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正处于局部协同的起步阶段。

  数字技术是构建煤矿新形态的核心力量。煤矿数字化主要集中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上。目前大多数煤矿启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建设了数据中心、云平台等。多数煤矿在以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数字化,多数煤矿未能实现生产流程的全数字化,未完全打通生产控制系统、经营管理系统、安全管理系统等,更缺乏基于数据的决策能力。

  煤矿智能化整体仍处于示范培育阶段。截至2023年6月,全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1300余处,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694处,产能每年达21亿吨。截至2023年4月,全国首批示范煤矿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个,掘进工作面239个,涵盖产能6.2亿吨/年,单面平均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/年。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。煤矿井下现场应用机器人达31种。

  煤矿绿色化发展不平衡且矛盾较为突出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立足我国资源禀赋、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。煤炭行业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。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不同程度造成地面塌陷等问题,这也是客观事实。我们已经取得了一部分经验和技术,下一步在煤矿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发展过程中应该着重这方面的发展。

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三化协同需要理念更新、技术创新与体系化推进。

  其一,要注重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理念更新。“双碳”目标下,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是简单的降碳和去煤化,而是实现生产要素的变革,通过科技自立自强,实现生产要素由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。

  其二,要持续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创新。技术创新从灾害治理方面形成了安全生产格局,在此格局下,煤矿数字化和智能化也存在相应问题需要解决。同时从智能方面,包括精准探测等方面,包括智能无人开采的系统等等,都要进一步发力。

  其三,加强顶层设计和协调一体化推进力度。未来我们要形成自主感知,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对人、机、环的多维主动感知,通过泛在连接,实现人与人、人与物、物与物的广泛连接,通过数据采集、汇聚与智能分析实现数据驱动决策,通过智能生产管控实现煤炭资源的智能化开采,达到井下与地上共绿、人与自然共生的煤矿新形态。要加强顶层设计,因矿施策制定技术路线,加速打造一体化平台,强化全流程的数据贯通,加快全价值链的业务协同;我们要精准核算,主动破题,我们需要政策性保障,因为未来涉及到煤炭工业新形象、煤矿职业安全健康;要科学有序推动,瞄准自身难点,开展重点建设,加快形成资源富集、多方参与、合作共赢、煤矿三化协同的新形态。
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701室,《智能矿山》编辑部

电话:010-87986440/41/38,87986435-7102/7103

邮箱:znks2020@126.com

邮编:100013

 

©2017-2024 智能矿山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6979号-20 技术支持:云智互联